<abbr id="oo8ie"></abbr>
<abbr id="oo8ie"></abbr>
  • <strike id="oo8ie"></strike>
  • <ul id="oo8ie"></ul>
  • <strike id="oo8ie"><input id="oo8ie"></input></strike>
    <ul id="oo8ie"><sup id="oo8ie"></sup></ul>
    <tfoot id="oo8ie"></tfoot>
    <ul id="oo8ie"></ul>
    <fieldset id="oo8ie"><menu id="oo8ie"></menu></fieldset>
  • CN
    語言切換:
    自攻釘擰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
    發布時間:2023-09-22

    分享:

     

     

    自攻釘,顧名思義自身便能攻絲的螺釘,相比較普通螺釘來說,自攻釘含有鉆頭,依靠其自身螺紋,無需加工好螺孔就能擰進去,并使之緊密連接,具有防滑、耐腐蝕、結構牢固及成本低等眾多優點,廣泛應用于各行業。

     

    1.png

    復雜的擰緊工藝


    在實際應用中,自攻釘擰緊的復雜程度也是眾所周知的,通常會因為設計公差、產品一致性、裝配環境等因素,導致自攻釘在擰緊過程中發生工件開裂、滑牙、浮釘等失效問題,從而影響產線節拍及產品質量。

     

    自攻釘擰緊過程中,若施加的扭矩過高,超過螺孔可承受的破壞扭矩,會導致工件損壞,尤其是塑料件容易開裂,容易出現滑牙現象。

    2.png

    若施加扭矩過小,甚至小于攻牙扭矩會出現明顯的歪釘浮高,即使擰緊至貼合,也會由于夾緊力過小在振動、熱交變載荷等作用下發生松脫失效。

     

    那么擰緊的扭矩該如何設定,才能確保自攻釘擰緊合格呢?

     

    對于普通螺釘來說,目標扭矩即擰緊扭矩,而自攻釘的目標扭矩則等于自攻扭矩(攻絲階段的扭矩)+擰緊扭矩,從而導致自攻釘的目標扭矩難以控制。

     

    根據大量試驗統計,可根據以下這個公式進行計算:

    3.png

    * MA:目標扭矩;MS: 貼合扭矩;MO:破壞扭矩;k: 0.3-0.5

     

    注意點:首先要保證目標扭矩大于貼合扭矩,另外為防止工件過擰,目標扭矩的上限建議不超過破壞扭矩的0.6倍,然后根據公式計算出目標扭矩的參考值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自攻釘在擰緊的過程中,另一個常見的失效狀態便是浮釘,通常分為兩種類型:

     

    達到目標扭矩,但螺釘未到達貼合面;

    達到目標扭矩,螺釘到達貼合面,但未產生夾緊力。

     4.png

    要想根治浮釘問題,首先得先搞清楚其影響因素有哪些:

     

    目標扭矩設置過小;

    產品來料一致性較差;

    螺紋孔內存在雜質;

    螺紋生銹/損傷;

    材質改變或不均勻,如預涂防松膠的變化;

    擰入歪斜或對位不準;

    究其根本原因,浮釘是受到擰緊過程中摩擦力的改變影響導致的。


    針對這種浮釘失效,除了檢查物料尺寸(底孔尺寸一致性及深度)、螺釘垂直度,及批頭下壓力等, 還可以通過傳感器式智能擰緊工具,采用夾緊扭矩策略來有效降低浮釘出現的概率,不僅可以檢測浮鎖問題,更可以解決,僅需設定適當的夾緊扭矩,識別到落座點后,再施加固定的夾緊扭矩,確保每次到達目標扭矩值前增加相同的扭矩變化值,保障每個產品最終的夾緊力。

     

    5.png

     

     

    值得注意的是,考慮到自攻釘在攻絲階段所需要的自攻扭矩的特殊性,在考量過程能力時,不能以最終扭矩來計算,而是以疊加扭矩或角度和落座時的扭矩斜率來計算過程能力指數。


    不同于普通螺釘,自攻釘的擰緊問題較為復雜,尤其是目標扭矩的制定,至關重要,過高過低都易導致滑牙問題,另外針對常見的浮釘問題,也需要借助傳感器式智能擰緊工具,解決浮釘問題,確保最終將螺釘擰緊到位。

     

     


    相關閱讀

    在線留言
    歡迎在此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與您聯系

    *需求類型

    • *姓名

      請輸入您的姓名
    • *電話

      請輸入您的電話
    • 郵箱

    • 公司

    • 留言